来源:云南经管院
日前《人民日报》专版刊登
《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展示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全获奖学生代表风采
邓福斌从全国12万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脱颖而出入选名录

这个通过职教高考以专业课第一来到云经管,再从云经管电气工程实验室走向基层政府的22岁青年,用四年时间构建了学业、实践、创新、职业的四维成长坐标系:专业必修平均成绩90分,2次斩获国家奖学金,荣获云南省“百名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云南省青年岗位能手、云南省三好学生、云南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10余次(其中担任负责人2次),参与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9次,参与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最终在毕业季同时收获云南保山电力与云南省考公务员的橄榄枝。

清晨的自习室里,邓福斌的笔记本上总是布满电路图与公式推导。这股对专业知识的执着,早在中专时期就已埋下伏笔。
作为中职院校-云南工业技师学院的学生,他曾参加2020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襄并斩获一等奖,这次获奖让他深刻认识到“扎实专业基础是一切根本”。这份认知在他参加三校生高考时化作动力,最终以全省第二、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入学后,他将中职院校读书时期的实操经验升华为”理论+实践+总结+难点反复学习”的学习体系,通过反复看课本、看视频、学思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电力系统分析》教材的‘潮流计算’章节,我看了不下20遍,书本都被磨出了毛边。”这份执着让他专业必修平均成绩稳定至90分,学业成绩排名始终在专业前3,大学物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等核心课程更拿下95分以上高分。

同时,邓福斌积极拓展综合能力,参与实践活动与学术竞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2022年-2024年,他连续三届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2021年首次接触襄项时,他需要8个小时布完一个襄题和PCB板,由于不了解规则,导致出现错误的过孔、线路连接。他利用3天课余16小时,将襄题拆解练习,把单块板完成时间从5小时压缩至2小时,2023年捧回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也是云南省参赛队最好成绩。

2023年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初寨时,面对实验室设备不足、团队零经验的困境,首次参赛的邓福斌带领队员采用实验楼机器人仿真运输平台,模拟搭建部分结构进行备赛,通过编写程序后分析、模拟仿真运行、模拟部分实物测试,最终在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985、211高校同台竞技中,斩获全国初赛二等奖。
毕业季的求职“战场”上,邓福斌同时收到云南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岗与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人民政府的录用通知。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社区的斑驳路灯,从竞赛赛场的奖杯到基层岗位的录用通知,这个青年始终在知识与实践的交汇处寻找坐标,邓福斌用行动证明:所谓卓越,不过是把每个选择都焊成通往理想的焊点,让青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成最耀眼的波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不同赛道绽放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