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事关孩子未来,这足以让任何一个有中考考生的家庭焦头烂额。
学习成绩好的,家人绞尽脑汁想为其寻找更好的途径,想帮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争取更光明的未来;学习成绩不好的,家人更是着急上火,上中专实在不甘心,匆忙进入社会又有太多顾忌。
中国教育网曾在官放网站公布:
2018年,全国50%初中毕业生中考落榜!
(来源:中国教育网2018年初升高数据)
在将近50%的孩子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现状下,及早做好准备,为孩子寻找一条前途可期的出路,是每位家长无法推卸的责任!
眼下,2019年中考即将拉开帷幕,假如您的孩子属于这50%的其中之一……
您会如何帮孩子做选择?
大数据时代,教育行业的专家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出“中考落榜考生去向统计一览表”,其中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向:
1次年补习,参加二次中考;
2进入职业院校学一门技术;
3辍学到社会开始打工生涯。
出路1:次年补习,参加二次中考
适应人群:学习动力暂未被激发,成绩尚有落差的孩子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上游水平,且具有明显的浮动迹象,一时落榜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参加补习,来年再考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抉择关键:家长疏导方式是关键
对于落榜,家长要注意疏导孩子的考后情绪,不要责备,更不要施压,避免给孩子造成消极怠学的心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随青春期开始急速成长,因此:知耻而后勇是他们很容易学到的人生课程。再努力一年,兴许就能考上一个好高中。
优势:重塑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急速成长
相关科学调查数据表明:经历过落榜的孩子,只要能正视自己失败的经历,接下来的人生,往往比别人更容易确立目标并为之努力,且极少出现迷茫期。
劣势:比同阶段的孩子,多付出一年的时间
十年寒窗,家长们都不在乎多为孩子再次花费一个365天,当然,这只是针对于那些有机会、有可能考上高中,仅因为今年中考发挥失常的孩子才有用。对于没有学习心思的另一部分孩子来说,这条路需要谨慎做出抉择,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出路2:报读中职院校 技能成才
适应人群: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游,且对书本知识没有兴趣的孩子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多动、好奇、灵活是他们的群体特征,因此这部分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另外,他们的实操逻辑能力也会非常出众。遗憾的是,他们对书本知识提不起兴趣。例如:学一个化学公式怎么都记不住,但做一个化学实验却手到擒来。这部分孩子,选择中职院校 是非常好的出路,因为技工院校更注重的教育在于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抉择关键:考查学院资质、设备、就业、管理。
出路3:初中辍学,直接打工
适应人群:极少,除特殊情况
如果孩子实在考不上高中,最好不要让他去社会上瞎摸,有太大的几率走上邪路或者成为碌碌无为者。坦白说,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14岁就混社会,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因素,最好还是让孩子多读书。多读书,不是说将来一定会有多大出息,但可以让孩子在三观、思想境界、行为模式最易成型的年纪,呆在同龄人身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抉择关键:父母脑子一热,听信他人诱导
排除特殊原因,一部分父母可能听信别人的谣传,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往某个地方随便拜个师傅学技术,或者直接送到那种生产线模式的工厂里上班。这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且枯燥乏味的。且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在发育期,大量的体力劳动不仅会磨灭孩子对生活的热情,还会对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优势:辍学毫无优势可言
十四五岁的年纪,单说年龄都达不到成年人的标准,更不要说我们认为成年的真正标志是思想上的成年。这个时候辍学,没有任何一点优势。
劣势:辍学几乎全是劣势
十四五岁,一无所长、一无是处,辍学以后面临的往往就是闲游晃荡、无所事事,时间久了不仅容易交上鱼龙混杂的朋友,更容易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变糟,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因此,各位父母切记:不到万不得已,请勿择让孩子辍学!
写在最后
对于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来说,美好生活的蓝图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未来具备无限可能性。人生有多种选择,一念之差,他们就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然而,稚嫩的他们还没有能力考虑“未来”这个深奥复杂的话题,无法了解选择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甚至于,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到底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人父母,此时的关键问题处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帮助孩子走上一条更好的路,可以说是自己的责任所在。换句话说,如果您在这个时候还不操心,那就只能让孩子用大半生的艰辛来承担错误选择所造成的的痛苦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
为人父母,请慎重!